一、前言
某人,創立了一家公司,成為最高層管理者,有著光鮮的履歷和出眾的能力,對公司職工有著人性化的“福利”政策,對于工作不達標的下屬,他會耐心開導安慰,他也會在眾人之下為員工顧全面子,把到嘴邊的批評指責咽進肚子。他相信,在自由寬松的環境下,更有利于激發靈感和效率,因此,安逸舒適,所有人都喜歡他。一年后,公司倒閉,心血付之東流。思之:好人,就是好管理?”。
社會評判一個管理者的好壞,向來就是殘酷,從來不需要測驗的民意,而是看他輸出的成績。良好的群眾雖是基礎,有助于達到目的,但決不是最終目標。管理者所做出的好數字,才是好管理者硬性指標。也才是對公司負責,對員工負責的“好人”,這才商業的邏輯。
二、借問:管理者應該是什么樣子的?
還記在NBA鄧肯的退役發布會上,提到一位馬刺的主帥得格雷格·波波維奇,他是NBA最成功的教練之一,是北美職業體育史的傳奇,也是美國國家隊的主教練。執掌馬刺二十年,三獲年度最佳,一千場勝利,五個總冠軍,是名副其實的人生贏家。球場上的波波維奇,是出了名的暴君。蠻橫,獨裁,暴躁,刻薄,六親不認,追求細節,容不得沙子……球場下的波波維奇,眾所周知是“所能遇到的內心深處最善良的人”。波波維奇就是一個優秀的管理者樣本。成功的教練都需要具備這兩方面的性格,并在兩者間切換自如。
我也曾不理解領導對自己不近人情,太過苛刻“無理“的要求。也曾私下恨過,罵過他當眾批評,丟我面子時“你算什么,不就是當一個領導嗎”。當我到了新的崗位,成為公司的中堅力量,我開始感謝那段在“苛刻要求”下的高壓鍛造和扎實積累。現在才知道舒服安逸打造不出執行力,皆大歡喜只會散失戰斗力。好的公司管理者從不放縱紀律,從不在制度上寬容。委屈誤解是人生的必修課,雙重人格是領袖的鐵布衫。
三、共勉:胡林翼送給晚年的曾國藩一副壽聯:“以雷霆手段,顯菩薩心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