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我們學習了經營管理的九個預—“預測、預算、預計、預防、預期、預設、預判、預報、預救”,明確了“九個預”的重要性,對于我們財務人員來說如何降低財務風險也是非常重要的。
財務風險是指在各項財務活動過程中,由于各種難以預料或控制的因素影響,使財務狀況具有不確定性,或存在使公司資產損失的可能性。我們應采用各種方法來降低各種財務風險:
一、分散財務風險的方法。如何分散財務風險?那就是采用多元化方式。集團在經營好主營業務發展具有競爭力的核心行業的基礎上,可根據市場情況,發展多種經營、多種產業、多種產品,在時間、空間和利潤上相互補充抵消,減少公司的利潤風險及經營風險。
二、回避風險法。回避風險法就是謹慎投資,即公司在選擇理財或投資方案時,應綜合評價各種方案可能產生的財務風險,在保證財務管理目標實現的前提下,選擇財務風險較小的方案,已達到回避公司財務風險的目的。例如我們基金公司目前投資是非常謹慎,項目篩選的標準有:企業至少前三年凈利潤穩健增長,增長幅度平均要達到20%;凈資產收益率平均每年要達到15%;凈利潤率至少不低于10%等等。
三、轉移風險法。如何進行公司財務風險的轉移? 公司對各種現存的潛在風險還可以通過一些有效途徑來轉移風險,例如通過繳納保險費就是向保險公司投保,將公司財務風險轉移給保險公司,或通過契約形式將風險損失轉移給他人等方式來進行風險的轉移。
在經營管理中,如何才能有效的降低財務風險呢?
一、規范公司的財務管理。要想避免經營管理中盲目實施激進的財務戰略,就必須財務管理規范化。例如按照中國的法規,會計和出納是不能由同一個人來兼任的,采用崗位不相容的原則。例如集團旗下的惠州物業公司物業收費員離職后,經營負責人安排出納兼任物業收費員,我們企劃財經本部為了避免財務風險,根據崗位不能相容原則,決定另安排其他工作人員兼任物業收費員工作。
二、強化以現金流為核心的公司財務管理。公司要生存和發展,就必須保證現金流足以維持經營所需。所以我們必須具備財務風險管理的意識和能力,避免盲目投資以致現金流不足以支撐擴張而倒閉的事情發生。
三、完善內部財務制度,健全財務運行機制。通過成文的制度,確保財務管理貫穿公司的各個業務,并健全財務決策、財務控制、財務激勵與財務監督機制,有效控制企業的財務風險。
四、建立公司財務的有效監管制度。在實際的經營中,建立公司財務的有效監管制度是避免財務風險的一個重要手段。要想達到預期經營效果,這就必須建立公司財務預警機制和財務管理評估制度來進行干預。
五、樹立風險意識,健全內控程序,降低或有負債的潛在風險。
六、科學地進行投資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