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侖說過:“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苯陙碛袀€詞匯很流行——“老板思維”,意思為想老板之所想,急老板之所急,進行向上兼容。其實老板思維并不是對賺錢能力的要求,而是對個人成長能力上的要求和對自己未來生活方式上的要求,會逐漸變得更加成熟,更加全面客觀。這更多的是一種對多緯度的分析,對高度的審視,對各事物的洞察,無論在何種情況之下,都能看清局勢和認清場面,靈活應變,不忘原則,才會立于不敗之地。
體現執行態度,展現執行力。只有當我們學會用老板的思維方式去工作時,就會用老板對執行工作上的理解去糾正自己的做事行為。作為一個擁有高度執行力的優秀員工,會清楚地了解企業的發展規劃和我們自身的崗位職責,我們就能預知預測預判,然后馬上行動,不需要老板吩咐,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能否站在企業發展的角度、體現集團利益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如果我們處處能為企業著想,為團隊著想,那么我們往往能夠在工作中表現出優秀的執行態度與較高的執行力。
向上兼容,不是所謂的溜須拍馬。向上兼容是能與領導站在同一條戰線上、同一高度上、擁有同一種視野,為共同的目標而努力。人與人之間最遠的距離,不是空間的距離,而是認知上的差距。認知如若不能齊平,就難以站到領導的層面,理解他所期望達到的工作成果,在這樣的狀況下,做再多的向上管理,也很難有效。
有效的向上管理,不僅僅是簡單的理解領導意圖,而是縮小與領導認知的差距,才能真正做到在工作部署和落腳點上,與領導保持統一站位,也能夠讓領導意識到你們彼此是同一思想,同一目標。向上管理,本質上是資源管理,是上下級之間資源的互換。領導本可以親自去做這項工作,但他委托我們去完成,他提供給我們的資源可能是工資、這件事后的升職機會、親自下場的指導,而我們提供給領導的資源是快速解決問題的能力,時間等等。當我們能夠解決的問題難度等級越高,價值越大,這時候我們自身也得到了成長,認知也進行了提升。
斤斤計較會吃虧,踏實肯干聚成就。職場上最大的誤區,叫給多少錢辦多少事,這會讓我們陷入典型的打工者思維,斤斤計較,貪功推諉,絕不肯主動往前邁一步。但站在老板的角度上,邏輯一定是“干多少活,給多少錢”,他得先覺得我們值這個錢,才會給薪資,回報向來都是多元的。認真踏實工作的回報,取決于我們想如何定位自己在職場中的角色,把自己定義為“打工者”,斤斤計較,生怕吃虧,就可能真的會吃虧;視野長遠,把每一份工,定義成為自己而打,為將來的財務自由、自己當老板而打,那我們視角不同,站的高度也有所不同,所得到的回報和成就也有所不同。
工作就是修行,磨難就是成長。稻盛和夫也說過:“人生最好的修行是工作?!比酥挥性诠ぷ髦胁粩嘈逕挘拍苣ゾ毿闹牵M自我。當我們用老板的思維做事,就能收獲管理級別的成長;而當我們用打工者的心態做事,給多少錢干多少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偷懶則偷懶,那永遠只能停留在基層。一個人對工作抱著什么樣的心態,影響著他的眼界,也決定了他的未來。
一個人在敷衍工作的同時,其實也是在心里淘汰了自己、宣告了放棄。而當我們開始為自己打工,我們會發現即使環境沒有改變。但當我們一路遇山開路、逢水架橋,就會逐漸變成更好的自己。是選擇止步于舒適區,還是持續深耕自己、不斷拓寬能力和薪酬的邊界?這需要認真思考。因此要把工作當修行,既能成就事業,也能成就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