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上看到這樣一段話:“在職場里,收到指令要回復,遇到困難要溝通,項目進展要按節點通報,安排要落實。這不是繁文縟節,這是一個公司的基本規范。要盡心盡力,說到做到,有始有終,積極主動,你才能成長,公司也才能成長。不要玻璃心,也不要有?性,更不要驕橫,有多少人,有才華,有遠志,不約束自己,最終也不過暴殄天物。”這一段話的背后全部指向兩個字:靠譜。
靠譜的背后有一個思維,叫閉環思維,這個東西很重要。閉環思維簡而言之就是,如果別人發起一件事,你不管做的如何,最后都要閉環到這個發起者。
這樣的一個故事你一定聽到過:
上班的時候,領導讓小李去送一個材料。
兩個小時過去了,沒有反饋,三個小時過去了還是沒有反饋,直到中午吃飯的時候,領導在餐廳碰到了小李。
領導問小李材料送到了嗎?他說送到了。
問他怎么送的?他說那個人不在,拜托他的同事轉交給他了。
領導一聽腦袋就轟了,對此人的評價只有三個字:不靠譜。
有閉環思維的人是怎么做呢?
第一,如果材料交到了他本人手上,那么就要向領導及時匯報,并可以簡單描繪一下當時的場景。
第二,如果材料不能交到本人手上,那么就要向領導請示,材料要不要請別人轉交。
以上無論哪一種情況,都有一個閉環,那就是由領導發起又回到他的身上。
記住啊,不管做得如何,一定要給出一個反饋,形成閉環,有太多有才華的人就死在這一環節了。
為什么閉環思維很重要呢?
我們換位思考一下就知道了,如果你拜托別人做一件事情,別人一直不給反饋,那么這個事情就會一直在你的心里變成一個未完成事件,那個還沒有閉合。
這就像一根刺一樣,讓人極其不爽。
之前有句話說的很好,評價一個靠不靠譜的標志就是:凡事有交代,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應。
所以,把每件事情都去完成好,都去落實到位,這就是靠譜的標志。
我們中裕冠的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崗位角色,靠譜的人會把自己的崗位功能、責任、權利和義務理解透徹,在任何情況下都能運用好自己的崗位角色,說崗位該說的話,做崗位該做的事,而不是感情用事不作為。
做個靠譜的人很重要,這關乎一個公司的興旺發展,更關乎一個人的品德和職業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