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玉中之王,為什么會如此受歡迎?它的價格為什么近些年一直在漲?
說起翡翠,想必全國有許許多多愛玉人士對它喜愛有加,畢竟,很少有玉器能做到翡翠的水平,無論是外觀還是受眾,翡翠都獨領風騷。
翡翠的艷麗,根植于它那多變的顏色,綠、黃、紅、白、紫、黑、油青等等等等,根據其所含礦物的數量和種類的不同,呈現給人們的是極為多彩的色澤。
不同的色澤往往還因為種地的不同而表現出不同的層次感,玻璃種、冰種、糯種、豆種、烏雞種等等不同種水結合不同色澤,讓每一塊翡翠都頗具特性,難以重復。
翡翠的盛行和全面普及,確切的講,應該是從九十年代開始的。改革開放讓人們群眾的荷包“鼓”了起來,購買力的上升和對于玉器發(fā)自骨子里的鐘愛,成就了目前翡翠行情的一日千里。
需求的擴大,是翡翠價格上漲的一個重要因素,翡翠原石供應量的減少,也是導致價格飆升的非常重要的原因。
自從緬甸政府軍開始控制克欽邦的密支那地區(qū)之后,老緬對于翡翠原石開始進行了嚴密的控制,緬甸公盤一度停擺,近兩年的原石數量和質量也不如往常。緬甸當局的意圖非常明顯,因為翡翠產業(yè)鏈當中,利潤最大的是原石加工到成品的過程,而這個環(huán)節(jié)一向是被中國人掌握的,因為下游的市場就在中國。緬甸為了攫取最大的利益而進行的“饑餓營銷”造成了下游產業(yè)鏈的嚴重動蕩。
另外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在于賭石的盛行。我們知道,翡翠原石在沒有切開之前,很難預判其品質,雖然很多老手根據原石的出產礦區(qū)品評,但也非常容易“失足”。
天生的、巨大的賭性是翡翠原石的特征,于是大量的渴望財富的人紛紛入駐這一市場,成為賭石玩家。賭石的風險我們這里不做評論,單看對下游市場的影響,因為一塊賭石可以賭很多次(一次開一刀),人們根據切出來的不同狀況給出完全不同的價格,這其中價格的因素完全是主觀臆斷的占據大頭,為了挽回損失或者牟取暴利,商人們將因賭石而產生的“額外支出”轉嫁到了下游產業(yè)鏈,引起了下游價格的混亂。
規(guī)范翡翠市場,不是一兩天能實現的。作為消費者,最好的辦法是回避那些溢出的“額外成本”,從更實惠和有保證的渠道購買成品翡翠。
通過網絡訂購翡翠,是時下最為明顯的翡翠市場趨勢,這也是能解決翡翠市場混亂的最好手段。一大批優(yōu)質的翡翠經銷商也紛紛入駐淘寶等電子商務平臺,面向全國消費者敞開銷售正品平價翡翠,其中琴峰齋翡翠(就是比較知名的一家平價翡翠經銷商。
琴峰齋是國內知名的翡翠玉器供應商,該公司在緬甸常年蹲點批量采購翡翠原石,將收購來的翡翠原石送至廣東加工廠由專業(yè)技師雕刻打磨,隨后直接面向消費者和下游翡翠玉器店銷售。
產業(yè)鏈的縮短和一條龍的業(yè)務模式,讓其翡翠售價能做到極為親民,這也吸引了很多回頭客的光顧。(寶玉石李雙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