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玉石行業和金融行業沒有什么交集,我們都是靠自有資金發展,沒人靠銀行融資做珠寶。有多少次看到翡翠精品卻沒有錢買,只能扼腕嘆息。”云南翠之嫁商貿有限公司董事長龍計衡說。
近年來,隨著翡翠等玉石價格不斷飆升,與之相關的金融創新產品方興未艾。銀行等金融機構正在探索一條理性的定價道路,在化解玉石行業風險的同時,助推產業鏈上的小企業做大做強。
俗話說,神仙難斷寸玉。由于珠寶玉石行業缺乏明確的質量體系,具有特殊的結算方式,這令不少銀行裹足不前。
盡管如此,珠寶玉石行業廣闊的市場前景仍吸引了不少金融機構。近年來,華夏、民生、浦發等多家銀行積極開展翡翠金融業務,并針對玉石行業特征開發出各具特色的產品。不少信托公司、基金公司還推出了相關理財投資產品,金融扶植玉石小微企業發展的步伐不斷加快。
“信貸資金進入玉石類小微企業較為審慎,但并不是無所作為。”華夏銀行昆明分行副行長李小明說,華夏銀行針對此類行業推出了核心企業推薦擔保模式,以從事多年翡翠開采、加工、銷售的勐拱翡翠為核心,針對其30家加盟商提供了合計1.2億元的貸款。
“有了銀行資金的進入,3年的時間,我們的開店速度增長了43.75%,品牌市場占有力提升到50%。”南勐拱翡翠有限公司董事長楊自文說。
“銀行對于玉石判斷能力有限,但借助核心企業的實力和專業性,銀行能夠規避風險,并擴大了小企業客戶群。”李小明說,通過該模式,該分行已累計為120多戶珠寶客戶發放了15.4億余元的貸款,無一筆不良。
民生銀行則與云南泰麗宮珠寶有限公司成立翡翠聯盟城市商業合作社,合力為珠寶商提供資金支持,并推出翡翠質押授信。
浦發銀行選擇與云南珠寶翡翠行業聯盟——圣石盟合作,推出珠寶“質保貸”,經過圣石盟價值評估后的珠寶玉石,可憑借認定證書獲準銀行授信,用翡翠抵押貸款。
常言道,黃金有價,玉無價。銀行需要更為理性的估價作為信貸投放的依據,但翡翠等玉石價格近年來成倍增長,甚至有人擔心翡翠投資存在泡沫。
“銀行做翡翠企業貸款時,面臨的最大困惑就是定價問題。”李小明坦言,目前銀行只能根據商家的自報價、買家購買價以及專家的判斷來對貨品估值。
“玉石行業缺乏權威的定價機構,而一些評估中心的收費太高,不夠平民化。”楊自文說,這大大阻礙了金融扶植玉石企業,特別是小企業發展的步伐。
專家指出,目前銀行與珠寶企業的合作剛開始起步,由于缺乏明確的定價體系,翡翠玉石抵押能力很弱,銀行目前考慮的還只是如何轉嫁風險。“完善了定價機制,翡翠等玉石還可以借助基金、信托、票據、金融租賃等其他方式完成融資。”楊自文說。(寶玉石李雙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