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在成長的道路上,必須經歷種種考驗。因為只有這種調賬才能促使我們更負有信心,能更好的成長。他能磨礪出頑強的性格,使我們更趨完善,這就是成長的意義。與期擯棄悲觀的心態,不如直面挑戰與磨難。我想,這應該就是成長。
這是一個非比尋常的假期,我們絕非簡單的經過,而終將化為閱歷,刻度一生。認識世界,明了生活,懂得自己,理解企業,理解社會。
2020年農歷歲末,一場來勢兇猛的疫情讓全中國人民過了一個十分別樣的春節,很多人足不出戶。原有的假期變成宅居,憧憬的旅行計劃取消,甚至家庭聚會也如煙消散,連下樓都成為一種奢侈,口罩卻如同年貨一樣成為必需品。但更多的人則把資源、精力和心情主要投入到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侵襲上。
這是一場誰也沒有料到的危機,始料未及突然而至的危機對中國產生強烈的沖擊,一時間,神州大地儼然鬼影曈曈、危機四伏,幾乎到了人人自危、家家自保、處處如臨大敵的程度,公共衛生安全進入高度緊張的戰時狀態。
這說明了什么呢? 這說明,盡管我們進入了新時代,進入小康社會,但我們社會的安全問題依然很不穩定,隨時都有可能進入空前緊張、空前嚴峻的危機態勢。一個小小的冠狀病毒就可讓神州騷然,大過年的都不得消停。這是一次典型的危機公關實例,其成功之處是事件爆發后,國家領導人習總書記采取了積極、公開、誠懇和負責的態度,做足了事后的補救措施,減少了全國人民承受新型冠狀病毒侵襲的損失。這是對祖國的一次考驗,對企業的一種挑戰,對我們的一種成長經歷。
其實,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很多不確定因素、突發性事件以及其他意想不到的事件。面對這些不確定因素,我們應該學會如何應對危機?首先:要學會居“安”思“危”,認識并有效正確處理。而正確有效地處理公共危機事件,需要很多技巧。面對危機事件,只有加強危機管理,制定科學有效、可操作性強的危機處理預案,強化危機意識,加強學習、演練與思考,才能做到遇事不亂,從容應對,有效地化解危機。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形勢,中裕冠集團領導嚴格按照劉磊主席的部署,積極配合當地政府部門做好疫情防控,全力做好聯防聯控各項措施,積極調動資源,全面排查掌握本單位員工的健康狀況,組織落實好口罩、手套、消毒用品等疫情防控物資的供給保障工作,為廣大員工提供健康防護措施;全面做到各類防護用品及時配發,定時對集團各專業公司、序列的辦公室等場所進行定時消殺,采取系列舉措保障員工身心健康。
二是積極宣傳健康防護知識,加強員工心理關愛和疏導。通過微信群、釘釘工作群等方式積極宣傳健康防護知識,關注一線員工生活、工作心理情況,加強員工心理關愛和疏導,發放關愛基金,并每日監測員工健康狀況,如發現員工出現呼吸道感染或發熱等癥狀,及時安排居家隔離觀察或到定點醫療機構就診。
三是時刻關注新冠肺炎疫情動態,加強健康防護知識宣傳。通過微信方式下發政府衛生部門的專業防控知識手冊,及時宣傳國家衛健委關于不同風險人群防護指南和口罩使用指南,并引導廣大員工主動學習防疫知識,增強自我防病意識,加強自我防護能力。
熊衛平教授曾經指出,危機是既定事實,要正確面對危機,同時要引導大家正確地對待危機。危機是必然的、客觀的,接受危機乃是生存之道。只有接受危機,很好地進入危機情景,冷靜啟動危機處理程序,才能較好地應對和解決危機。從另一個角度看,危機也是機會,是挑戰和機遇,勇于擔當危機、積極主動有效的解決危機,是對集團領導的執政能力的檢驗。因此,危機管理是否有效,是考察、檢驗相關責任部門、人管理是否有效、能否正常運轉的機遇。
在危機狀態,任何時候都要勇于擔當,學會包容,體現張力,不要無謂地推脫責任,要與受害者分擔責任。對待危機受害者,危機處理者要感同身受,表示同情,學會換位思考,為受害者減輕理壓力,舒緩受害者情緒,樹立受害者信心。不能使危機激化,從而將問題消滅在萌芽或初始狀態,不使危機擴大和蔓延。對待面臨的危機,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要依靠大家的力量,眾志成城解決危機。應當知道危機是“體檢”一個組織、企業或個人的機會,通過對危機的響應與處置,有利于發現管理方面的不合理的方面,進而進一步改進不足之處,不斷創新的管理,才能避免更多的危機出現。危機還是一種資源,對危機資源的有效利用,能夠彰顯一個組織、企業或個人的能力。
通過這次疫情,使我開闊了視野,增長了知識,受益匪淺。讓我進一步認識了中裕冠集團力迎各種風險挑戰的能力,扎實解決各種各樣危機隱患的實力。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斗爭終將取得勝利,但這個勝利之后注定還要有更大“戰爭”的到來,中裕冠同樣也必須戰而勝之,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實現中裕冠“百年中裕冠、百億中裕冠、百強中裕冠”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