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劉磊總裁在微信上為我們分享的思想精髓,無論是格局胸懷、堅守原則,還是團結合作、踏實沉穩都在無形之中指引著我們的人生方向、工作方向,尤其在五一小長假前,劉磊主席特別安排以《明角色 補短板 強核心 抓重點》的交流動員會,使我受益匪淺,在復雜的國際格局下、在瞬息萬變的商業社會中,不變就面臨著被時代拋棄。自古就有韓愈所主張的“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那么怎么做才能跟上時代的腳步,適應中裕冠新時期的戰略調整?
一、拒絕在低層次認知里循環
其實我們大部分人或多或少都會沿用過去的成功思維模式去做事,覺得自己很努力,但是依然無法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因此你的職位和薪資也無法得到提升。唯有打破原有的思維格局,升級認知層次才有可能開辟一片新的天地。
清代紅頂商人胡雪巖說:
如果你有一鄉的眼光,你可以做一鄉的生意;
如果你有一縣的眼光,你可以做一縣的生意;
如果你有天下的眼光,你可以做天下的生意。
這就是認知的維度差距。
曾經有人分享過一段關于認知的理解,講的非常好:“一堆人為一塊金子爭得頭破血流的時候,有人拿起一塊鉆石走了。搶金子的那幫人并非沒有能力搶鉆石,而是:自始至終,就根本就沒人告訴他們有比金子更值錢的東西。這就是認知能力高低的區別。汝之砒霜,彼之蜜糖,也是認知,你認為一文不值的東西,在別人的眼里是寶貝。你認知強,就比別人提前看到事情本質,提前看穿你所在行業中機會。
具體來說,擁有高層次邏輯認知的人,在遇到沖突,遇到問題,遇到挑戰時,會這么理解事情:“這件事,其實從層次維度上,有15個層次,不斷分解;從時間維度上,有8個階段,不斷演化;從整體維度上,受20個外部要素影響,不斷突變。”這使得問題分析更加精準,也更利于解決問題。
實際上劉磊總裁在司訓所倡導的“機警”,早早的就傳達了這層含義。
二、刻意練習
當我們明白認知的重要性后,就需要不斷的去嘗試、不斷的犯錯、不斷的積累經驗,沒有什么成功可以一蹴而就,沒有什么工作可以讓你一夜暴富,有的只是你在成功的路上跌倒了無數回,又爬起來無數回。
大家都熟知10000小時定律。但是一個動作“自動完成”10000次,10000小時,你也不會成為高手。很多人號稱自己有10年工作經驗,其實,他只是把1年的工作經驗,重復了10年而已。
重復,不帶來進步。
真正的進步,來自“刻意練習”。
所謂的“刻意練習”,是因為不斷反饋、調整,每一次都比上一次有進步。成為優秀的領導者不是天生的,刻意練習,人人都可以成為更好的自己。
最后,中裕冠集團在深圳30多年的發展,其品牌文化和特色管理無疑是先進的和被市場檢驗過的,尤其是今年所倡導的提質增效、員工成長增值和“同心共享”等新型管理模式都為每一名員工提供了廣闊的舞臺,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姿態,為中裕冠集團的偉業發揮自己最大的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