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裕冠人在國學經典中汲取養分,指導實踐,以“堅守道德誠信操守,傳承孝道和諧文化,追求尊貴品質生活”的品牌文化理念引領自身發展。《菜根譚》是明代還初道人洪應明的作品,他以精煉雋秀、雅俗共賞的文字,道出了修身養性,為人處世的人生寶訓,如和風細雨滌蕩心靈。
1.地低成海,人低成王。
此句與“樹大招風,低調做人”異曲同工之妙,低調不冒進,謙和不驕橫,在企業里如若人人言辭得當,謙和有禮,就不會產生爭執,矛盾。如同“路徑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時,減三分讓人嘗。”是需要為人著想,顧全大局,這樣才能合作共贏。
2.建功立業者,多虛圓之士;憤世失機者,必執拗之人。
凡是能夠建大功立大業的人,都是謙虛圓滑靈活應變的人。寬厚通融,為人要圓。方是涉及做事原則問題,圓是涉及為人處事問題。這種“圓”是圓潤通透,是一種寬厚、通融,是大智若愚,是與人為善,心智的健全和成熟。
3. 風來疏竹,風過而竹不留聲;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來而心始現,事去而心隨空。
不要讓那些無謂的愁緒持續地停留在心里,周國平說,“人生許多痛苦都源于盲目較勁”。拿不起,放不下,勾心斗角下的心累疲憊,都是對于較勁攀比的不良反應,成大事者不較勁。曾國藩有一句話“未來不迎,當時不雜,過往不戀”,對于已經發生的事情,就不要過多糾結了。過去的失敗,要及時止損,向前看、向前走。西方有句諺語,不要讓昨天占用了今天的時間。世上最美好的事物就是春花秋月,夏風冬雪,并且這些都是免費的,是一抬眼一低頭,靜心感受的,心有郁結的時候可以抬眼看看窗外的風景,舒心暢懷一下。
3. 十語九中,未必稱奇;十謀九成,未必歸功。君子所以寧默毋躁,寧掘毋巧。
意為:十句話有九句說得正確,人們未必對你嘖嘖稱奇,可是只要一句說錯,埋怨指責就會聚集到你的身上;十個謀略有九個都能成功,人們未必歸功于你,可是只要一謀失敗,非議詆毀就會紛至沓來。這就是君子寧愿保持沉默也不浮躁多言、寧愿顯得笨拙魯鈍也不炫耀機巧的原因。
有句古話“病從口入,禍從口出”,大多是非就是好言多事。在企業里,在工作中,要做到謹言慎行,適時閉口,不談論他人是非,不議論他人長短,言多必失。
5.閑中不放過,忙處有受用;靜中不落空,動處有受用;
在工作中任務一多,就會茫然失措,此時應該分輕重緩急,羅列次序,有序進行工作。當任務不多的時候,需要為之后做準備,調節狀態,整理復盤之前經驗教訓,創新方式方法,這樣到任務多的時候,就會游刃有余,輕車熟路。
6.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
一個人獨自靜坐時,要經常反省自己的過錯;和他人聊天閑談時,不要說人閑話。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如若非議傳到他人耳中,小的話是影響團隊和諧,大的話則造成損失。
應該寬厚待人,真誠待人,不抱成見和偏見,做好自己的工作,每個人的三觀不同,不必強融。
中裕冠人應恪守自身,在感受國學經典魅力的同時,依據品牌文化落實實踐,緊抓工作質量,提升效率效果效益,提質增效,盈利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