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執(zhí)著
——記中裕冠集團誠信敬業(yè)員工梁杰君
文/中華十萬孝子編輯部記者 鄭旦
與梁杰君相處,如讀舒婷的詩,所有的生命與激情,均默默地貯藏在她心中,這種深沉較于外露更具有力度,你能捕捉到的信息總是文靜、溫和、甚至雋永。——采訪手記
第一眼看到梁杰君時,你會自然地感覺到她身上的淑嫻靜氣、溫柔穎慧。這是一種清雅之靜,恬淡之靜,沖虛之靜。
與梁杰君交談的感覺,依然像第一眼看到她時的感覺一樣——風輕云淡。仿佛是在朝霞里的海灘上散步,碧空如洗的天際漂著幾片白云,一輪紅日從海天一色的地平線露出笑臉,清新的氣流撲面而來,幾只海歐在飛翔中鳴叫,海面波平如鏡,一艘巨輪正從遠處駛來。也許,清晨的大海是寧靜的,但很快就會發(fā)現(xiàn),澎湃的激情正在海平面之下更深的水域里奔騰著,激蕩和寧靜和諧的交融形成了大海迷人的魅力,使每個走近她的人,無不被執(zhí)著的激情感染和感動。
廣東省博羅縣楊村物產(chǎn)豐富,自然風光秀美。一望無際的田疇間一個個村莊星羅棋布,微風吹過,稻苗蔗林翻滾有如大海的波濤,潮起潮落、彼此呼應。一個農(nóng)人或是工人在這樣的自然界度過一生應該是幸運的,當然也不例外是辛苦的。梁杰君的父親是楊村糖廠有八級技工職稱的車間主任,母親也是糖廠一位技術(shù)嫻熟的工人。面對梁家七個天真活潑美若天仙的姐妹,糖廠的工友常常會說,“老實人連神仙都眷顧,這不,‘七仙女’都下凡到梁主任家來了”。
在上世紀的六十年代,工人家庭顯然比農(nóng)民家庭更有許多的“不平常”,但生活的車輪有時在這里照例會行進得沉重而緩慢。1969年,當梁杰君降生在這個“不平常”的家時,前面已經(jīng)有了4個如花似玉的姐姐了。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在嶺南大地質(zhì)撲、忠厚民風熏陶浸染下長大的梁杰君,性情和心志難免打上這片土地的烙印。且不說原本就聰慧靈醒的她,即便是一般女孩,也會儒染些許靈光慧氣。
一個人的性格大約有一半是娘胎所帶,還有一半是后天環(huán)境所濡染,大致形成在少年以前。用汗水在泥土里澆灌出生存必需的果實,這是鄉(xiāng)村生活的基本法則,一個幼小的心靈從父母的命運中參悟出這個道理后,不會相信除辛勤勞動之外的任何生存快捷方式,于是便承襲了質(zhì)樸、誠實、執(zhí)著、正氣等種種美德,這種美德如經(jīng)過文化與文明的洗禮,會閃爍出異常的光澤,不論環(huán)境有多大變化也不會輕易丟失,不管做什么都要做的最好。梁杰君就是這樣一個人。由鄉(xiāng)村到都市,經(jīng)由學生、電子廠生產(chǎn)線的線長、美芝制造廠的統(tǒng)計員、中裕冠集團的出納、會計,抵達自己的理想王國,前行的背影始終是堅挺的。不兼濟天下,便獨善其身,秉承著父母親“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美麗的執(zhí)著。
勤奮執(zhí)著 愛崗敬業(yè)
1990年,高中畢業(yè)已經(jīng)兩年的梁杰君,來到深圳八卦嶺的一家電子廠,成為了生產(chǎn)線的一名工人。由于工作表現(xiàn)突出,她很快就被提升為“線長”。1992年7月,由于電子廠整體由八卦嶺搬遷至梧桐山下的蓮塘,梁杰君離開了電子廠來到當時的美芝制造廠(中裕冠投資發(fā)展有限公司的前身)擔任統(tǒng)計工作。面對新的工作崗位,面對學校從未涉及的知識領域,梁杰君決定從頭做起,給自己充電、加油,工作之余,她把所有時間都用在學習上。付出總有回報,因為嚴謹負責業(yè)務好,梁杰君漸漸被人們熟知,還經(jīng)常受到領導和同事的贊譽。但所有這些,對于梁杰君而言,所付出的艱辛,其中的滋味只有自己能體會得到。
人生之路,是每一步都對全部生命歷程的艱難丈量,那些或深或淺的腳印里,蘊藏著多少故事,多少痛苦與歡樂。
梁杰君,執(zhí)著如斯。
企業(yè)的財務工作是企業(yè)經(jīng)營過程中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它包含內(nèi)容多,工作性質(zhì)復雜嚴謹,需要實實在在,容不得半點虛假和差錯。從1994年開始在公司財務部任出納,后來又出任會計以后,梁杰君明白自己要重新開始。這個開始,不僅僅是業(yè)務上的重新學習,更是一種責任意識的提高,擔當更多的責任!
“要么就不做,要做就要做得最好。”這是梁杰君常說的一句話,也是她對自己最嚴格的要求。
她在工作中不僅認真負責,更是力爭細節(jié)的完美。在工作中,不論是財務核算還是稅務申報,或是兼有其他方面瑣碎的日常工作,她時刻都能夠保持一種嚴謹?shù)墓ぷ鲬B(tài)度。就拿她負責的工作來說,其項目之細、核算之繁瑣,只要細節(jié)上稍有差池,其結(jié)果可能就會謬之千里,這類工作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急不得,亂不得。因此,這項工作的特性要求工作者必須思維敏捷、心細如發(fā)、有條不紊。她邊工作邊學習,邊總結(jié)邊提升,把自己全部身心投入到公司的財務工作中。她利用業(yè)余時間認真學習和研讀《會計學》、《會計制度設計》、《公司財務管理》等書籍,學習計算機操作技巧,全面實現(xiàn)財務微機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所有這一切,為她進一步做好財務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有時候,她白天忙不完的臨時工作,晚上也要加班加點的完成,這也和她的性格一樣,不喜歡脫泥帶水,當天的工作當天完成。
隨著集團業(yè)務的多元化發(fā)展,為盡快適應集團發(fā)展需要,提升財務管理能力,提高公司資金使用效益,她認真學習國家的各項財經(jīng)方針、政策,處處嚴格要求自己,廉潔自律,勤奮工作,克服人少、事多、事雜的困難,不推諉、不扯皮,不論是份內(nèi)的事,還是領導安排的其他任務,都能保質(zhì)保量積極完成。從不言苦,總是想辦法克服,盡職盡責完成各項工作。她堅持原則,嚴格依據(jù)財經(jīng)紀律,加強目標管理,對不符合規(guī)定的支出堅持不予審核報銷,不偏不倚,公正廉潔,真正做到了“一碗水端平、一把尺子量事”。
企業(yè)是船,黨組織是帆,黨員是槳。企業(yè)的發(fā)展離不開黨組織,離不開黨員的示范和引領。在2015年成為一名光榮的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后,梁杰君始終牢記黨的宗旨,堅持以身作則,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著眼細節(jié),科學謀事;勤懇奉獻,精心干事,用扎實代替浮躁,以理智折服沖動。她覺得,一個黨員既是一面旗幟,也是一面鏡子,要用自己的言行舉止體現(xiàn)共產(chǎn)黨員先鋒模范形象。她會用自己的方式去改變身邊的人和事,用愛的正能量去感染大家,而這一切的一切的小事,都讓我們相信,只要社會中的“正能量”充足,就一定會形成道德與愛的強大氣場,人性的美好和善良,也最終一定能給這個世界帶來無盡的力量,無盡的希望。
在日常工作當中,梁杰君始終以高度的責任感、事業(yè)心自覺地對待自己的工作,對部門領導和集團領導安排、布置的任務積極接受,并想方設法圓滿完成。工作中做到經(jīng)常請示、匯報,力求把工作做嚴、做細、做實,不拖后腿。始終堅持高標準,嚴要求,模范遵守公司各項規(guī)章制度,受到了領導和同志們的一致好評。正是這種拼命、執(zhí)著和一絲不茍,磨煉了她腳踏實地的性格,也正是這樣一種性格,使她在集團公司財務這一重要的崗位上更加出色。將“愛崗敬業(yè)、誠信履職”的職業(yè)道德在集團財務管理工作中得到充分展現(xiàn)。2018年,被董事局劉磊主席推薦為“誠信敬業(yè)員工”。
用孝與愛編織幸福
擇一城終老,遇一人白首。
梁杰君覺得,人們通常對“成功”的認識,往往是財富的擁有量、可以支配的權(quán)力等等,其實這些并不是最重要的,如果在人格力量,精神境界上一片蒼白,所有的成功都會打上折扣,而且越是“成功”,越顯得渺小和庸俗。同樣的道理,如果用孝與愛編織幸福,便會擁有更高更遠的藍天和更遼闊的大地,甚至是整個世界。
孝的內(nèi)涵是責任、是給與、是奉獻;孝的精神是忍讓、是尊敬、是感恩;孝的意義是人心和善、是家庭和睦;孝的目的是社會和諧,家庭幸福、社會進步;孝的方式是一杯溫溫的開水、一句貼心的問候,一張微笑的臉、一顆寬容的心。有人說,和一個沒有或缺少孝心的人交朋友是危險的,這樣的人也成不了大事的。梁杰君夫妻都是難得的孝子,正因為這樣,與梁杰君共事和交朋友會感到很安全,在梁杰君的人生旅程中才有那么多珍貴的友情。
梁杰君覺得,自己與姐妹以及所有的鄉(xiāng)親、同學、同事之間,在過往的歲月里,雖然每個人都各自承載著自己的命運和生活,在各自的生活里,每個人都會有新的難題和新的收獲。然而,曾經(jīng)超越了一切的友愛卻永遠不會淡忘。
母親離開這個世界已經(jīng)多年了,佇立在母親的墳前,梁杰君心中有時會不停地暇想:“我的母親噢,您為什么總是不停地勞動呢?如果有來生,母親,我不希望您再生養(yǎng)我們這么多的孩子,我希望您能有機會享受一點閑暇,能夠有一點點精致的個人生活,能夠有機會展示屬于女人蝴蝶般的嫵媚與輕盈芳香的飛翔。
梁杰君貪婪地嗅著記憶中母親熟悉的氣息,生命的觸須在消逝的時光中四處追尋,追尋那些失落在蒼茫大地上的點點印跡。風聲在空中溫柔地喃喃作響,風聲聽似無情卻有情。異鄉(xiāng)人他鄉(xiāng)聽風,煙水因緣輕淡一縷,風聲過耳難撩心波。心波撩起亦是單調(diào)寂寞,牽不出萬條情絲。家鄉(xiāng)大地上的風啊,她曾吹過自己嬰兒時的小小搖籃,她恰如從遙遠歲月中伸過來的細細長長的手指,魔幻般地敲打忘歸人的心,她敲出你的如煙淚雨,敲碎你在他鄉(xiāng)攜回的玫瑰色的夢境,敲出你隱藏在家鄉(xiāng)中鮮嫩的根須,亦敲出你已經(jīng)遺忘了的母親乳汁的味道——那味道是一條浩浩蕩蕩的愛之河。
母親在大地深處坦蕩、寧靜、平穩(wěn)地睡眠或醒著,靜靜地聽風的絮語,聽這塵世的雨聲,靜靜地安眠、做夢,亦會夢見親人。如果她黃泉無夢,為什么會在有月光和清風的夜晚,走進夢鄉(xiāng)來看望她的親人呢?母親并未將女兒遺忘。世上母親對兒女海洋般深廣的愛,純屬天性,純屬自然。她何嘗想過施恩圖報,兒女又能用什么去回報母親?兒女吸吮的母親濃香的乳液,就是母親的滴滴血水化成。而母親思念兒女的長無盡頭的目光,乃是她的心在漫漫長夜碎成絲絲縷縷后,用徹夜無眠的時光紡織而成。天下的母親都應該受到尊重,受到膜拜。不論她是一個皇后,還是一個乞丐。在做母親這一點上,她們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母親是個最能包容的人,她常以博大的胸懷和一顆永遠與人為善的心包容了那些淺薄無聊的目光和那些有意無意的冒犯。
梁杰君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對于自己的命運,自己的未來,尚是一片混沌,只知早起晚睡地上學。早晨起來也不要大人們的催促,就急匆匆穿上衣服,趕去上早課,常常是天還沒亮,就走出家門,天和地都是黑乎乎的,慢慢地摸索著走。那時候,上學雖然很辛苦,卻遠遠沒有如今的孩子這樣大的心理負擔。自由自在地走在迷迷茫茫的小路上,常常可以看到地平在線的日升日落,朝霞晚霞映紅高天。冬天迎著刺骨的小北風,跺著腳,呵著手,聽憑流下的鼻涕呵出的熱氣,怎樣滴水成冰……
有人說家的概念隨著年齡的變化而不斷變化。在童年時,家是一聲聲的呼喚;一轉(zhuǎn)眼,童年過去了,當胡須慢慢從嘴角長出,家又成了一個想逃脫的地方;走上工作崗位之后,家又變成了一封封信箋,每次寫信或收信后,是最想家的時候;與相愛的人從相識、相戀到相擁,此時,家的概念又變了,它是深夜回家時那盞為你點起的燈;家的概念在不停地變換著,生命在這種變換中匆匆地走著。充滿愛的家庭,處處傳播著愛。“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這個世界就充滿著愛”。因為工作,梁杰君與丈夫無法每天圍繞在父母身邊盡孝,但只要是回到父母身邊,他們會盡量多干點家務活,姐妹們搶著不讓干,他們會說,平時沒時間照顧父母,現(xiàn)在回來還讓你們來忙活,這就太不象話了。
用孝編織幸福,用愛締造心靈港灣,人生風霜雨,冷暖自相知。梁杰君覺得,生命起步雖久,幸福的概念還會變換,然而,孝老愛親的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是要永久不變,代代相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