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社會的頭四年間,重要的不是你做了什么,而是你在工作中養成了怎么樣的良好工作習慣。這個良好的工作習慣,指的是:認真,踏實的工作作風,以及是否學會了如何用最快的時間接受新的事物,發現新事物的內在規律,比別人更短時間內掌握這些規律并且處理好它們。具備了以上的要素,你就成長為一個工作上被人信任的人。 -
一天上班后,我讓小王給上級部門送一個材料。一個小時過去了,沒有回復。兩個小時過去了,還沒有回復,直到中午我在樓道里看見了他。?我問他材料送到了嗎,他說送到了,我問他怎么送的,他說我要他找的那個人不在,他就委托辦公室的人轉交了,我一聽,腦海里馬上浮出了三個字:靠不住。此后,我不會輕易委托他去辦重要的事了。?
一個人靠不靠譜,其實就看這三點:凡事有交代,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有些人就是這樣,他跟你說“好”,你不會覺得他是在敷衍你。這么小的事,不回復就是“靠不住”了嗎?我想到了自己剛出來工作的時候,別人交代我諸如此類的小事,我一般是不回復的。在我的意識里,認為做了就行了,還要回復嗎?而且也沒有人因為我沒回復而質問我.好多年以后,還是后來我委托別人辦事的時候,才有這種強烈的感覺。原來那時很難得到他人的重托,跟我不主動回復有很大關系。?
所謂事畢回復,說的是該回復就要及時回復。我們經常有一些應急的任務,比如一個干部臨時受命趕赴目的地,到了嗎?有什么情況?如泥牛入海,一去不回,一直到要返京了才想起回復。他自以為沒有必要及時回復,卻不知我們很期望得到他的消息。如果我追問,實際上就是批評他了,這個分寸不好把握。實際上,工作中,往往不能等任務全部完成了再回復,階段性的進展也要及時報告。一方面要讓領導和同事放心,另一方面及時反饋情況能為正確決策提供依據。大事看能力,小事看品格。在我們周圍,總能看到有的人辦事特別靠譜,凡事會有交代,件件都有著落,事事均有回音。讓你放心的人,但凡遇到重要的事,你一定就會想起他來因為不用擔心,
你委托的事他一定會放在心上,盡心盡力,隨時回復,絕不讓你焦急等待。對這樣的同事和朋友,你也會以禮相待,并以同樣的重視對待對方托付的事。這就是共事雙方的默契事畢不回復,就像任務完成了99%,只有這1%沒落實,雖然就差這么一丁點,事情卻還是沒有做到位。有人問,不同的領導可能要求不一樣,怎么把握這個尺度呢?我想這和領導沒有關系,而是職責范圍內應該做的。該回復就回復,根據事情的輕重緩急做出回復。等到上級催問了,說明你的回復已經不及時了,再次催問就已經表示對你不放心了。現在的通信手段如此發達,以至于常常到了回復不過來的程度。但在工作上,只要是和你崗位職責有關的事,都要及時回復。設想一下,你給你的同事發了一個信息,如果對方沒有回復,你是什么感覺?同樣道理,他給你發的你不回,是你不想,還是不屑?這不是無所謂的問題。無論是誰,除非你確有原因,都應給予回復,這是一個尊重自己和尊重別人的問題。事畢回復,說來簡單,做好不易。送信送材料只是表面上的事,根子上還是職業品格的問題,這和承諾與誠信有關。我見過所有單位招聘中最關鍵的一條要求永遠都是,靠譜。
這個時代,靠譜才是走上人生巔峰的唯一路徑。在大事上看能力,小事上看一個人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