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牟其中“人生既可超百載,何妨一狂再少年”想起
(2016年9月工作學習心得)
2016年9月27日,76歲的南德集團前董事長牟其中先生走出湖北洪山監獄大門,結束了16年的牢獄生涯。牟其中,1941年生,重慶萬州人。一個曾同時肩負中國“首富”和“首騙”兩個名號的備受爭議的人物。
他從300元人民幣起家,一度達到了“中國首富”的高峰,又因南德集團信用證詐騙案入獄,在2000年被判無期徒刑,后因表現好,改為有期徒刑。
有人云:“進去的時候,他是一位老斗士;出來的時候,依然是一位更老的斗士”,網上熱傳他的聯句:“人生既可超百載,何妨一狂再少年。”很勵志,且狂氣依然。
“狂人”、“騙子”、“首富”、“傳奇”,在中國民營企業家里,很少有人被同時冠以如此之多卻又差異巨大的標簽,牟其中算一個。
獄中歸來的牟其中宣布他要第三次創業。他推崇軟實力的發明人約瑟夫?奈的一句話,“在信息時代,比的是誰講的故事好聽”;而馬克思也曾經說過,“資本就是對信用的經營”。他要用“講故事”獲取1000億資本金繼續自己的“南德試驗”,并對此十分有把握。
牟其中因辦了三件大事——罐頭換飛機、開發滿洲里和發射俄羅斯衛星,被廣為人知,且一直伴隨爭議。
1989年,牟其中率領南德集團,完成了中俄民間貿易史上最大一筆單項易貨貿易——用中國300多家工廠的800多個車皮的日用品、輕工產品及機械設備,從俄羅斯換回了四架圖-154M民航客機。這筆跨國生意,使牟其中一夜之間名聞遐邇。
1993年,根據南德集團與滿洲里市政府的合作協議,南德集團將斥資100億元“獨家獨資”對滿洲里區域進行全面整體開發、投資、建設。
1993年12月28日,南德集團投資的航向1號衛星在俄羅斯拜科努爾發射場發射成功。次年4月,又與俄羅斯航天信息公司簽下航向3號衛星的共同經營協議草案,該項目由南德投資啟動衛星的制造程序,俄羅斯則負責提供衛星設計制造、發射、測控和軌道位置。后因南德集團國內發生變故而被迫退出。
成名之后的牟其中,因各種令人瞠目結舌的言論和動作,在“狂妄”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但牟其中從不覺得自己說的是大話,相反,他覺得更多時候是說小了,他對想都不敢想的人不以為然。
牟其中曾宣稱,他計劃在喜馬拉雅山炸開一個缺口,讓印度洋的暖風從這通道里涌到中國這邊,把青藏高原變成萬里良田;他曾研究“通天河計劃”,將青藏高原上的六大江河———雅河、怒江、瀾滄江、金沙江、雅礱江和大渡河,筑堤成湖,鑿渠成河,形成八百公里人工水系,浸潤西北大漠變成綠洲,貫通黃河流域,東進華北,直抵京畿。
他在1995年宣布:要用10年左右的時間使南德集團進入世界十強企業行列(1996年的南德集團工作會議最后確定為“在2005年或更短的時間里把南德集團建成世界十強企業”)。
1997年宣布,計劃在6至8個月內,生產出運算速度在10億至100億次之間的芯片。
1998年宣布,用三年的時間,在西方發達國家建立起50家商業銀行、投資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基金等金融機構,最終建立起幾十個高新技術壟斷、行業壟斷的大型跨國企業集團,再對這些優秀的企業進行國際金融操作,獲得更多資金,又開始新的一輪循環。
他的工作秘書曾對人介紹說,牟其中一日三餐都要談到他的“項目”,從1993年開始,他接談過的項目不下三千,但真正進入實施的微乎其微。即便是這樣,他還照樣不斷地跟人家談。
著名企業家馮侖曾在文章中這樣評價他:“牟其中是非常復雜的一個人,作為中國最早的民營企業家,很具有標本意義。一個人在一個時代中能夠迸發出的光芒,其實就是這個時代的光芒。”
“信用證詐騙”案始末。
1993年12月28日,牟其中率南德集團與俄羅斯合作,成功地發射了“航向一號”電視直播衛星。1994年起,南德集團開始制造航向系列衛星。
1995年,國家實行緊縮銀根的經濟政策,這對開展衛星業務、需要大量資金的南德集團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這時,一個叫何君的人出現在牟其中的面前,對方表示愿意提供資金助南德渡過難關。果然,經費及時到賬,航向三號衛星也及時升空,南德集團再次渡過了難關。然而,何君提供的那筆錢卻把牟其中與南德集團拖向了無底的深淵。
1996年8月,公安機關在對湖北省輕工業品進出口公司“騙開信用證套匯”的問題進行調查中發現,南德集團所用的資金與該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原來,當時南德集團為了緊急融資,參與了何君與湖北輕工共同策劃的一起“虛構進口貨物、騙開信用證,非法占有國家資金”的行為。牟其中作為決策人之一,被認定構成了信用證詐騙罪。
牟其中的商業意識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顯得超前而又孤獨,他的思維方法既成就了他,也最終葬送了他。正如馮侖在評論牟其中時說的,“解讀和了解牟其中,最重要的是應該明白,一個人的命運不是孤立的,在一個時代的背景下,你所能做的事業一定取決于制度空間的大小,你個人的品質再好,能力再強,都不重要,只有跟制度空間相容,你才能夠很好地成長。在當今社會,相比于76歲的牟其中,許多人年紀輕輕,卻是老氣橫秋,做事打不起精神,他們的人生充滿了困苦,充滿了灰敗與絕望,終其一生地活在自己的心獄中,不敢越雷池半步。
我并不欣賞牟其中的張狂,但我欽佩他理解透了約瑟夫?奈和馬克思兩人“如何把這個故事講給全世界聽”的真諦。《權經》上講,“精通一門技術,不如交一個精通這門技術的朋友。”
我覺得即便自己無法做到讓全中國每一個人都聽到你的故事,或是可以把自己想要講的故事講好,但你的內心不能沒有如牟其中“人生既可超百載,何妨一狂再少年”的斗士精神,沒有那種于己、于人甚至于國都更有意義的理想和思考。
中裕冠集團品牌戰略研究院院長 鄭安南
2016年10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