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我們需要分別從這兩個視角冷靜分析一下,當下中國樓市所謂降價潮風緊到底哪一個因素更多一些。杭州業主砸場子、廣州樓市八八折,這些零散的現象所折射出的博弈,導致了當下樓市輿情的混亂與迷茫。
從杭州樓市大降價導致業主砸場之后,有關樓市降價潮的消息不絕于耳,有不少論者認為,房地產即將崩潰了,也有不少意見認為這是一次詐降,目的是放大樓市危險信號,以求的高層救助,或者是地方為了減輕調控壓力所釋放煙霧彈。從中國房地產市場演進的經驗來看,崩潰論不絕于耳很多年,而放大危險信號以期望得到高層救助情形也并不止一次。我們需要分別從這兩個視角冷靜分析一下,當下中國樓市所謂降價潮風緊到底哪一個因素更多一些。
媒體報道稱,春節剛剛結束,國內房地產市場形勢急轉直下,杭州、常州等地紛紛傳出部分樓盤“六折甩賣”的消息。不止長三角區域,廣州房企時代地產上周也拉開全線產品價格大調整,統一對廣州區域旗下產品實現全線88折扣優惠,折扣可謂幅度空前之大。
與此前的中小城市出現鬼城現象不同,最近降價的城市涉及有此前熱點城市廣州與杭州,其意義當然也就不一樣。去年廣州也是領漲全國一線城市之一,至于杭州房價也不甘示弱,其上漲力度也對整個構成泰山壓頂之勢。因此,這一次所謂的降價潮確實給市場發出了一個信號,即今年樓市不容樂觀,這也是去年樓市暴漲之后的后遺癥。
樓市暴漲后遺癥表現為三個方面:其一,對于開發商而言,由于地價上漲,導致了大量中小開發商被擠出市場,其二,大量購房者從有效需求變成了有需要而無能力的人群,其三,對于地方政府而言,此次房價下跌確實可以緩解人們對于國五條執行力度的質疑,減輕調控的壓力。這個三個后遺癥實質上對于開篇提出的兩個視角給出了一個回應:即當下樓市既沒有悲觀主義者說的那樣悲觀,也不僅僅是一種放大危險信號以央求救市,而是兼而有之但并沒有那么嚴重。
當然,就目前所有的信貸政策信號而言如此,一旦轉換,可能情形又會有所轉變。轉變有兩種向度,其一是中央傾向于收緊信貸,這會給炒房集團以及房地產市場造成重大壓力,其二是放松信貸,這會減輕當下的房地產市場壓力。至于選擇哪個要看未來樓市發展的進一步趨勢與價值平衡判斷。
當下是否收緊信貸尚未清晰。26日,中國多家大型商業銀行相繼發出聲明,否認暫停發放房地產項目貸款。自上周末開始的房地產項目停貸“流言”,終于逐漸平息。此次事件起于興業銀行,上周末市場開始流傳興業銀行停止部分房地產貸款的通知截圖,隨后,類似消息開始擴散到交通銀行、中信銀行、招商銀行、農業銀行等多家中國大型商業銀行。由此觀之,當下正在多空雙方正在進行激烈的博弈,博弈勝負尚未可知。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管理層不再希望貨幣超發給經濟帶來過度的擾動。信貸控制不力,導致大量投機性行為泛濫,將去年房價攪得天翻地覆,其后遺癥至少需要一年才能消化。
近些年來房價上漲已經與供需平衡的關聯越來越弱,推動房價上漲的核心因素來自于貨幣超發,這種貨幣超發并不是僅僅體現在所謂紙幣上。由于信貸的支撐,房價出現一輪又一輪的暴漲,房地產成為超發貨幣的蓄水池,但蓄洪池總歸要泄洪的,這導致了多次出現蒜你狠、姜你軍等物價上漲亂象,給百姓生活造成了重大壓力,給儲蓄戶造成了很大損失,抬升了企業的生產成本。因此,控制銀根是恢復經濟紊亂的基礎,沒有銀根的控制,經濟增長的根基可能就非常虛幻,建基于其之上的各種投資可能只會擴大政府債務,導致民間投機行為上升。
分析至此,我們可以看出當下所謂樓市發生的種種不確定性,最終還要有真實的信貸政策定方向。在不確定性中尋找確定因素,即投機性需求可能性越來越小了,經過去年投機性需求刺激樓市失控式暴漲之后,管理層對于此所發出的信號已經非常明顯。
杭州業主砸場子、廣州樓市八八折,這些零散的現象所折射出的博弈,導致了當下樓市輿情的混亂與迷茫。(信息來源:裕冠地產 鄒梅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