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放心保)資金投資收益率連續下降,監管層醞釀對險資投資領域和范圍進一步松綁,刺激險資入局房地產領域的步伐明顯加快。
2月10日,中國保監會關于修改《保險資金運用管理暫行辦法》部分條款征求意見稿的意見反饋截止,保險業等來新一輪政策紅利。
在此之前的一段時間內,生命人壽在二級??市場上對金地集團(600383,股吧)(600383.SH)股票又一次悄然吸籌,持股比例進一步上升,穩居第二大股東。
險資搶食房地產盛筵從個案變得普遍,包括中國平安(601318,股吧)、中國人壽(601628,股吧)、中國太保(601601,股吧)、新華保險(601336,股吧)等幾乎所有保險企業都已經涉足房地產業。
股權投資增多
2014年2月12日,金地集團公告,截至2014年2月11日,生命人壽通過二級市場交易累計持有公司股份表決權已達10%。
這是繼去年12月3日安邦財險首次舉牌金地集團后,金地集團再一次遭遇險資舉牌,甚至可能觸發公司控股權之爭。
險資入局房地產行業,正在由此前的遮遮掩掩曲線布局,轉向手法剽悍的股權收購,其背后是政策松綁帶來的行業利好。
此前的1月13日,保監會在其官方網站發布消息,擬將《保險資金運用管理暫行辦法》第十六條修改為:“保險集團(控股)公司、保險公司從事保險資金運用應當符合中國保監會相關比例要求,具體規定由中國保監會另行制定。中國保監會可以根據情況調整保險資金運用的投資比例?!?/span>
監管層醞釀對險資投資領域和范圍進一步放寬,保險資金投資房地產有望進一步獲得政策支持,投資形式或更加多樣靈活。
從2013年1月開始,生命人壽就不斷增持金地集團股票,至去年11月27日,生命人壽持有金地集團股票達到總股本的9.808%。
但這并不是最終結果。生命人壽在2013年11月28日至今年2月11日間進一步增持金地集團約5%的股份。
這意味著,目前生命人壽持有金地集團的股份已經達到14.808%,累計耗資超過40億元,持股比例超過大股東福田投資。
除了生命人壽看上金地集團外,安邦財險也在2013年12月3日通知金地集團,其通過二級市場交易累計持有該公司股權已達到5%。
根據此前的公告,生命人壽和安邦財險均表示,各自是出于對金地集團未來發展前景看好而買入,未來將視具體情況決定是否繼續增持。
險資圍獵地產
以股權投資方式進入房地產業,不僅僅是生命人壽和安邦財險舉牌金地集團,還包括險資入股萬科A、遠洋地產(03377.HK)、佳兆業(01638.HK)、華僑城等眾多房企。
公開資料顯示,熱衷于投資房地產上市公司的生命人壽,目前還持有港股房產公司佳兆業9.12%的股份。
此前,壽險龍頭中國人壽自2010年開始不斷認購遠洋地產股份,直至2013年9月再次認購遠洋地產發行的合共6.36億股股份,中國人壽在遠洋地產持股比例達到29%,繼續位居遠洋地產第一大股東地位。
不僅如此,萬科2013年半年報顯示,中國人壽還以分紅賬戶形式持有萬科1.37%的股份,為萬科第二大股東。
2013年8月,中國太平保險集團與華僑城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合作協議內容涵蓋代理企業財產保險合作、資金融通業務合作、金融投資合作等多個領域。當時,中國太平還進一步表示,將積極推進與華僑城在一攬子保險服務領域的合作,比如深入研究以債權投資或??項目資產支持的形式。
去年6月初,華僑城旗下的香港上市平臺華僑城亞洲曾宣布,為籌集營運資金發展商業平臺,擬進行配股融資。在這次融資動作中,華僑城亞洲提出引入新華人壽和中再資產兩家保險公司進行股權投資認購。
從2010年8月保監會發布《保險資金運用管理暫行辦法》至今,監管層對險資投資領域和范圍已經進行多次松綁,險資進入房地產渠道更加暢通。
從盈利空間來看,相比債券等其他投資,投資房地產雖然在流動性方面還面臨諸多限制,但仍然具備較強的安全性和盈利性。
目前,中國平安、中國人壽、中國太保、新華保險、陽光人壽、泰康人壽、華夏人壽、合眾人壽等幾乎所有保險企業均已進入房地產領域。
無疑,在監管層放松地產投資的背景下,保險機構在地產上的資金配置愈加靈活多樣,包括投資成熟商業地產、寫字樓及養老社區等,在各大城市近幾年的大宗物業投資中,險資是最主要的投資者。(信息來源:裕冠地產 鄒梅芳,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