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西游記》中悟空拜師學藝后有感
文/人力行政部 李秀坤
近期,觀看了談商論道《西游記》,雖只片斷,但感觸頻多,對《西游記》團隊中的團隊意識、敬業精神、合理分工、管理之道等深有啟迪。此篇僅就悟空拜師學藝之理粗談淺識。
悟空拜師,老師給其多項選擇,讓其誦經修道他不學,讓其學文知禮他不學,最后選擇學習武藝。悟空選擇學武藝增本領,匡扶正義,斬妖除魔有其聰明之處,悟空乃猴子出身,聰明好動,這樣的本性讓其學文,實乃勉為其難,很難學成,將來也難有作為,學武正符合其特性,有其特性,有其愛好,必將學業有成,將來大有作為,終成正果,后事實證明,果不其然。由此,想到企業對可造人才的培養及使用。
現代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最主要的動力因素就是人的因素,企業之間的競爭,某種程度上也是對人才的競爭,有了人才,企業才有技術與管理,沒有人才,沒有人去執行,去運作,企業的發展思路、宏圖規劃、選擇項目再好,也只能是空中樓閣。現今社會,龐大的人才群體,機動靈活的人才流動制度,為網絡人才提供了便利與機會。有了人才,還需要看是否是可造人才,一個不敬業、不正直、不忠誠的人才對企業而言,不能稱其為人才,是一個毫無意義、毫無價值的壞才,甚至對企業有百害而無一利。若是一個可造、可用、可靠的人才,就要看企業如何對其培育和使用。首先要留住人才。留住人才,薪資待遇固然很重要,但還需讓其有真正的用武之地,使其能夠實現自身價值,同時,營造大家庭的團體氛圍,使其有歸屬感,對其有吸引力。孫悟空之所以在吃盡苦難,且沒有任何薪資待遇的情況下,毅然決然跟隨《西游記》團隊,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其在這個團隊中有用武之地,能夠實現其自身價值,有成就感,許多時候,精神的價值比物質吸引更重要。其次,要知人善用。要根據每個人的特點和特長,合理培養、使用,使其發揮特長,做到人盡其用。一個好動、善言的人,一般情況下,在營銷方面予以培養,跑業務較合適;一個好靜、善思的人,一般情況下,在掌握辦公技能方面予以培訓,坐辦公室較合適。在《西游記》團隊中,悟空好動善言,所以,學武藝,打外場,沙僧好靜踏實,適合內務。作為師傅唐僧對他們的使用恰到好處,這才是這個團隊最后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