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在8.1司慶日當天,中裕冠集團董事局劉磊主席發表了《團結合作共創共擔共贏共享》的形勢說明重要講話,讓全體管理層干部全面正確認識當前國際國內形勢,明白了自己應有責任擔當。在劉磊主席重要思想的引領下,中裕冠創新研究院院長王權生從品牌創新這個角度,深入研究分析國潮崛起趨勢,并挖掘到產業新機,這正是將劉磊主席思想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的優秀案例,值得全體中裕冠人學習!
2019年12月《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網刊登一篇標題為《中國刮起“國潮”風》的文章。報道說,如今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購買國貨。
在中國,這種向傳統品牌回歸的動向被稱作“國潮”。“國潮”一詞是由中國和潮流兩個詞衍生來的新詞。在很多中國人看來,中國刮起“國潮”風的原因是國產品牌商品的品質正在追趕海外產品,并且國貨“設計有趣,品質也很好”。
品質相仿、價格比海外品牌便宜的國產品牌對于消費者很有吸引力。據統計,2009年海外品牌占62%,國產品牌只占38%。而2019年情況發生逆轉,國產品牌擴大至70%。
對傳統國產品牌重新進行評價,成為今后中國象征性流行趨勢之一。
如今的消費者尤其是年輕人對國潮品牌從心底有一種文化價值的認同。“國潮”的核心是人們對傳統文化和民族品牌的高度認同感,這也是一種愛國體現,彰顯出了國人在改革開放30年后的文化回歸、文化自信與文化自覺。
蘋果手機的國內市場份額大幅下降,阿迪達斯等過去一度充斥國內市場的洋鞋也不再風光。更為重要的是,過去完全被洋貨壟斷的家電、汽車也已經被國貨替代,今天的中國已經生產了全世界90%以上的手機、彩電、電腦,國貨已完全占據了國內市場,并且國產家電也行銷海外。而汽車方面,國產汽車也趕了上來,紅旗、長安、比亞迪等國產汽車已占據市場。而高鐵方面,時速達350公里復興號高鐵已經是中國的名片,35000公里的高鐵網絡令外國望塵某及。
2020年7月31日,習近平宣布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成為國貨替代洋貨的巔峰代表。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今天,國潮重新占領了市場。未來,“中國品牌”將替代“中國制造”走向世界,將成為未來的趨勢。華為與TikTok事件,正成為“國潮”的先鋒之戰。今后,將有更多的“華為與TikTok”征戰全球。
早期的國內品牌更多是流量生意,比如央視打廣告、明星代言,當大家都能快速起量搶占市場的時候速度就是最重要的。而現在市場日趨飽和,市場發展到一定程之后,隨著消費升級,大家對于品牌本身的內涵和價值觀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這時候能打造更深的文化理念、輸出價值觀的品牌會更能夠搶占用戶心智、取得更長期的發展。
李寧服裝2013年到2016年持續虧損, 2016年下半年創新元素,運用中國傳統文化元素,推出“國潮”系列,迅速扭虧為盈。 2019巴黎時裝周上,李寧帶著體操服和漢字等元素加持的2019春夏系列,掀起了新一輪的“國潮”國際化熱潮。
游戲界“國潮”《王者榮耀》新版蜀漢的“俠義”,以彰顯武俠感和忠義感的桃樹、代表著高潔的蟬和隱士的山間迷霧元素所表現;崛起于亂世又抱有雄雄野心的魏國,特征明顯的高臺建筑和科幻感壓迫感極強的飛空艇,則成為其“理想”的主要外化特征。《王者榮耀》成為當今最賺錢的游戲。
近年,老外趨之如騖的《宋城千古情》1997年出品,是文旅界“國潮”的典范。由此,引爆了一系列的中國景區的“國潮”實景演出,一直火到今天。
2017到2020大火的超級網紅李子柒,在國外社交媒體發布的內容,2019年12月5日,李子柒在境外視頻平臺上的粉絲數是735萬,且這個數字還在飛速增長中。在該平臺上,李子柒每個視頻的播放量都在500萬以上與國內網友看到的并無二致,甚至連英文字幕也沒有配,但還是“征服”了世界網友。“李子柒”是一種國潮文化現象,滿足了人們在詩意中尋找文化原鄉的精神需求。小康之后的人們開始追求傳統、回歸自然、尋找鄉愁,為日益物化的心靈尋求詩意棲息之所。
優秀的傳統文化和時代文化緊緊聯系在一起,迸發出家國情懷并產生強大動力,不僅會給非遺匠心、老字號品牌帶來新的生命力,還誕生了不斷深入人心的流行新“國潮”,這種推動力還將帶來更廣闊更深遠的文化影響力。
今天,中美脫鉤,將是綿延長達數十年的中西大對決事件,以海洋文明為代表的美國將衰落,以陸地文明為代表的中國將實現超越,而陸地文明將產生新的文明高峰。
沒有美國,中國更美好。
中國經濟潛力足、韌性強、回旋空間大、政策工具多的基本特點。具有全球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工業體系、強大的生產能力、完善的配套能力;擁有包括4億多中等收入群體在內的14億人口所形成的超大規模內需市場,正處于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快速發展階段,投資需求潛力巨大。
在“中美大戰”的背景下,以內循環為主、國際國內互促的雙循環發展的新格局,為最新定調的國家戰略。
“國潮”,正是內循環中,品牌從供給側的存量博弈中跳出,創新需求,從文化中吸取養分,獲得新機,成為潮流。
文化是人類共通的語言。那些充滿人性關懷、給人精神愉悅的作品,有一種打動人心的力量,而這與作品主題是否宏大、制作是否大氣并無直接關聯。有時候,那些習慣于宏大敘事、滿足于空洞說教的大制作,其效果反而不如接地氣、有靈氣的小制作。 如山西司徒小鎮的實景演藝《小二黑結婚>>,小投入,高人氣。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中國面貌美麗動人、中國精神氣象萬千,要讓全世界都聽到中國故事、聽清中國聲音。挖掘富有深度內涵的中國文化,從大健康如艾草產品、房車休閑產品、到文旅景區資源整合等等,細分個性化需求,打造具有深度的“國潮”爆品,是中裕冠產業序列的“最好時代”機會。
發現更美的中國,講更動聽的中國故事,是中裕冠人履職盡責的社會責任與時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