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需自律
路雖遠行則可至,事雖難做則可成。無論生活怎樣,都希望大家保持自律保持熱愛。昨日之深淵,今日之淺談。小冠因中華孝道文化基金會主席劉磊的微信宣導內容感慨萬千,故整理兩則與大家共勉。
中孝會微信宣導: 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個體,承擔自己一切生活和工作活動責任。很多人活在不切實際的夢里,活在別人的眼里,沒有自己的主見人云亦云,或耍些小聰明應付了事,常常在誘惑中被利用。善良的人永遠不會知道壞人在哪里?永遠不知道壞人有多壞!其實,壞人也都是披著好人的外衣,常常掩飾著自己的丑陋面目,并總是以好人的面目出現,可能隨時隨地的走在我們身邊,用盡心機走進我們的心里,讓人難辨。我們雖然心存善念,也往往心存僥幸,總是事后后悔,我們雖然不會有害人之心,但永遠不可沒有防人之意,和面對前行永遠未知而需要做好的思想應對準備,定位自己,管理自己,信任自己,做好自己,謝謝您。 中孝會微信宣導: 一個不愿付出體現價值而不斷跳槽的人,是一個沒有厚重智慧且投機取巧的人,雖其有部分聰明才智甚至過人能力能捕捉到新機會,但這只是底層思維僅會在底層社會不斷掙扎及變換謀生之術罷了的人,因為不斷的跳槽會失去太多的可能,總在不斷重復推翻及失去自己已經剛剛建立起來的信任資源,不能積累任職企業文化及人們的真正信任和尊重,更不能將已經付出的價值積淀疊加成為自己的專業品牌操守資源,僅得到了一點皮毛收獲,失去的是企業的信任及厚重為人的操守,損失的不能不說是殘重的代價。 小冠看完內容就認為人是發展的人,所以需要不斷學習充電,充實自己,想要看到和看清外面的世界,需要知識和閱歷的積累,自己內心的修行,不能人云亦云,做烏合之眾。做人也不能夠浮躁,這點在“定位自己,做好自己,管理自己,信任自己”中可以體現,沒有及時定位自己當下,就不會做好自己份內事,不能夠做好自己就不會自律慎獨,就談不上管理好自己,那這時候人就廢了,碌碌終生終無成事,沒有體現出自己的價值,就不會信任自己能成事了,還會養成推卸責任,怨天尤人的惡習。想起蕭伯納說,自律是強者的一種本能。因此人生需自律。 《禮記》有言,傲不可長,欲不可縱。每個人心里都有貪念扎根,因名利,因美色。陷于貪念的人,會投機取巧,阿諛奉承,在此時會因不饜足而失守底線,滑入深淵而不自知。懂得延遲滿足的人會保持淡然的心境,理智克制著不斷膨脹的欲望,篤定地追求真正的人生。 做人,還是需要不斷學習,及時充電的。古希臘哲學家芝諾曾告訴學生,人的知識就像一個圓,圓圈內是已知的,圓圈外是未知的。已知的圓圈越大,未知的邊界就越廣。我們需要保持空杯心態,才能不斷突破已知的界限,探索更多的未知。要勇于嘗試未知,才能激發潛力,提升能力。陀思妥耶夫斯基說過,如若你想征服全世界,你就得征服自己。我們需自律,做人需慎獨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