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瓷小鎮運營模式為旅游、賓館、大師工作室和青瓷銷售。青瓷依托優美的環境和著名的龍泉寶劍結合形成當地特色的產業,當地政府給予資金補貼,其他青瓷的工作室以文化園為中心分布在主要街道。
6、大埔青花瓷產業園
大埔縣是中國陶瓷工業協會認定的“中國青花瓷之鄉”,大埔縣素有“南國瓷都”美譽,陶瓷生產至今已經有8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四大青花瓷生產基地之一,以及出口陶瓷的主產地之一。大埔青花瓷產業市場化運作成熟,該縣擁有200多家生產企業,從業人員近4萬人,現有日用瓷、藝術陳設瓷等3000多個品種,青花瓷產值占全縣陶瓷總產值近八成,產品遠銷美國、歐洲等110多個國家和地區。政府成立的行業協會對青花瓷產業給予一定扶持,積極組織企業外出參加文博會、廣交會等展銷會。
隨著“特色小鎮”概念提出,無論是由歷史傳承形成的還是新時期專業打造的,全國各式各樣特色小鎮如雨后春筍般破土而出。總結此次考察學習的幾個特色小鎮,有以下幾個特點:三、考察小鎮的特點
1、“特色”都很突出,景德鎮的瓷、蘇繡的刺繡、丁蜀的紫砂、龍泉的青瓷、大埔的青花瓷等,都能以自身獨特歷史傳承和工藝造就不一樣的輝煌,形成獨有的產業模式。
2、市場主導性逐步加強,但始終需要當地政府的扶持,政府扶持與市場資源的結合越來越多的特色小鎮的開發建設中。經濟發達的江浙地區發展的特色小鎮和財政相當吃緊的江西廣昌、景德鎮和廣東大埔都形成鮮明對比,政府要發展、企業要效益,這在蘇州蘇繡小鎮、宜興紫砂小鎮、青瓷小鎮等地都能體會感受到當地寬松、靈活開發的政策氛圍,但從大埔、廣昌的情況也可以感受到當地從業人員的無奈。丁蜀鎮宜興中國陶都陶瓷城、麗水龍泉鎮披云青瓷文化園等都是民營企業出資建設和運營的,政府給予政策支持。
3、參觀的所有小鎮所在政府都和鎮平政府面臨一個問題,就是稅源問題,面對相對活躍的產業市場對稅收則無從下手。因此就有了“放水養魚”說法,通過特色產業帶動全產業鏈的形成從而開啟稅源。
4、各地特色小鎮政府非常重視產學研的結合和原產地標志的申請和保護,同時對非遺傳承方面給予支持力度較大。但在大埔,通過與當地產業協會秘書長的交流,由于政府對非遺和大師認定的重視不足,使企業只關注出口,產品在生活瓷、仿古瓷上徘徊,出不了精品,傳承出現斷檔,市場鏈條不可能完善。
5、這一般都是采用“產業+旅游”運營模式,旅游和產業相互促進、協同發展。
四、鎮平石佛寺玉雕珠寶特色小鎮的發展思考
鎮平石佛寺玉雕珠寶特色小鎮承載了人文、歷史、科技和產業發展等多重功能,可以看出打造一個功能完事的特色小鎮集中于產業發展,同時環境、文化的建設也是重中之重,堅持產業、文化、旅游“三位一體”和生產、生活、生態融合發展。主要集中在基礎設施、產業發展、環境治理、交通建設四個方面。
產業發展發展的過程政府起著重要的引導與支持作用,特色產業的打造、產業鏈的培育是特色小鎮的核心業務。玉雕珠寶特色小鎮的特色產業發展在鎮平縣委縣政府的統一部署下在按步就班地有條不紊地推進,制約發展的瓶頸是標準化的建立和玉雕創意與客戶對文化創意產品需求的矛盾,以及如何引導社會資本與玉雕珠寶特色產業的結合,產業升級和標準化建立是迫在眉睫的任務。
基礎設施
作為產業發展的基礎,石佛寺整體的基礎設施建設是招商引資重要條件,如產業規劃布局中道路、通訊、供暖、供氣等和規劃的金融、創意工坊、酒店、發布中心等一系列支撐產業集聚的基礎設施建設。在新的規劃中,避免再造一個現有的石佛寺,又要避免引入產業的低端化。
環境治理
通過各小鎮的調研,綠水青山是小鎮的背景板,特色產業是一臺大戲的主角,誠信、充滿活力的政策和良好寬松的營商環境是小鎮發展重要保證。無論是當前的大環境還是特色小鎮打造的旅游景區,環境治理都是建設的重要內容。規劃石佛寺趙河“一河兩岸”景觀帶的打造,對構建石佛寺乃至整個南陽的旅游規劃,啟到重要的點睛作用。
交通建設
特色小鎮不是一個封閉的小鎮,與外界保持溝通是小鎮發展的源泉,因此便捷的交通成為必要。現鎮平石佛寺玉雕珠寶特色小鎮的交通相對便利,與G40(滬陜高速)入口在外公里以內,312、207國道與之相鄰,與南陽姜營機場40公里以內,寧西鐵路穿縣而過,這都是大交通格局。在小鎮與鎮平縣城的交通連接上,僅限于舊312國道,新規劃的玉源大道已近打通,至今仍是斷頭路。
五、特色小鎮的投融資機制
發展特色小鎮對資金的需求很大,單一的融資方式不能解決,也不可能獨立完成。結合項目本身的實際情況,采取多種融資方式結合的方法是各個成功小鎮的普遍作法。
由于江浙一帶政府財政殷實,對基礎設施投資和產業引導基金是相對開放。但對融資模式可以總結以下幾種:
(一)傳統融資模式
1、政府債券
政府債券發行期限靈活,融資成本較低。但地方政府債券由于流動性缺乏,投資者主要為商業銀行、保險公司、信托證券等金融資本。
根據《國務院關于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的意見》相關規定,地方政府債券并不能解決特色小鎮建設投資所需要的資金問題,只能由此部分資金進行引導功能。
2、銀行貸款
特色小鎮的整體建設涉及項目眾多,融資額度巨大,所有的融資均依靠銀行貸款是不現實的,除去銀行貸款資金成本高,審核嚴格、要求高等因素也使得銀行貸款支持存在制約性。
(二)創新融資模式
1、產業引導基金
產業引導基金是通過少量財政資金撬動數倍金融資本的一種融資工具,將基金募集的資金投入到城市的建設發展中,包括PPP項目。
產業引導基金的交易結構和期限都比較靈活。期限一般在3-7年之間,期滿可以再次募集。基金設有優先劣后級和贖回機制,優先級一般由金融資本認購,享有基金收益的優先分紅權,一般按照商業銀行同期利率上浮2個百分點(8%-10%)固定支付,期滿由政府出資贖回或資產證券化;劣后級一般為財政資金和產業資本,享有基金收益的剩余分紅權。在基金回報機制上,劣后級投資人作為優先級資產的擔保方,增加項目信用,降低融資成本。同時產業基金能夠發揮杠桿作用,以較少的政府資金拉動社會資本投資。
產業投資基金在監管方面比較寬松。首先, 產業投資基金是私募基金,在資料公開、審批流程、資產運作方面無需向公募基金一樣,做到完全公開化、透明化;其次,產業投資基金設立程序簡單,沒有復雜冗長的審批手續。目前,在PPP項目融資中,產業基金通過“明股實債”形式投入到到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項目,政府對金融資本收益進行兜底。這種融資模式實質上增加地方政府的隱性負債,只是在當前PPP模式大面積推廣,而銀行融資又受限時,作為次優選擇。
2、PPP模式
自2014年底以來,PPP能夠撬動社會資本,在投融資平臺被剝離政府融資功能,地方政府舉債規模受限的情況下,能夠有效解決資金不足、緩解短期財政資金壓力的問題。
PPP合同期限一般在10-30年之間,能夠有效的緩解政府債務壓力,但是PPP模式也不是適用于項目,那些采用PPP模式能夠實現物有所值的,即社會資本在項目的建設運營中能夠發揮管理和技術優勢來有效轉移和分散風險的、公共服務質量和效率明顯提高的,適用于PPP模式。特色小鎮采取PPP模式建設能夠有效解決政府資金不足的問題。
結合我們現正發展的特色小鎮情況,地處中西部地區,建設資金需求巨大,需要的多種融資方式相互配合,目前提出的采取PPP模式結合產業基金,以基金資金部分或者全部覆蓋所需融資的形式相對理想。同時PPP模式下銀行貸款也是常用的資金獲取模式。
六、總結
綜上所述,此次外出考察,開辟了視野,拓展了思路,通過對目標小鎮的參觀,結合國家對特色小鎮《通知》的要求,總結如下:
1、特色鮮明的產業形態。所到小鎮除江西廣昌“世界蓮鄉”外,其他的小鎮產業歷史悠久,聲譽在外,當地政府在推動產業發展,堅持政府引導、市場主導,凸顯特色上采取辦會、辦展等各種形式對外宣傳,產業特色突出。
2、和諧宜居的美麗環境,由于參觀小鎮地處江西、江浙,生態保護得力,依托自然環境,合理進行旅游規劃,為小鎮的產游融合提供了保障。如蘇繡小鎮著力打造西部生態旅游度假區,宜興打造竹海自然風景區旅游資源等。
3、彰顯特色的傳統文化,宜興紫砂小鎮的“陶瓷文化、梁祝文化”,蘇繡小鎮的“蘇繡文化、繡娘文化”等。
4、便捷完善的設施服務,各小鎮建立“游客接待中心”向來自四面八門游客提供便利和服務的同時,也成為當地小鎮發展、產業推廣、產品發布、旅游投訴、旅游景點推介的宣傳服務平臺。當地為了實現“產游融合”,完善飲食、賓館、交通設施等功能,建立市場誠信宣言,使游客能留住、放心消費。
5、充滿活力的體制機制,當地政府對基礎設施、公共配套、人才政策、優惠政策等方面上的投入和措施,努力挖掘宜居、宜業、宜商、宜游資源,真正使人才、游客留得住,敢消費。如蘇繡小鎮由蘇州國資企業組建小鎮發展公司對小鎮進行開發運營,建立文創產業發展資金、繡創中心、自主創業服務中心,推行“八位一體”的創業服務機制鼓勵非遺傳承、創業;紫砂小鎮以企業主導,政府引導市場,配合企業布局,在土地出讓、市場規范、行業協會支持上都下足功夫,并引入規范市場的《淮安宣言》對外宣傳。
但也存在一些共有問題:
1、稅源無法控制。由于特色產業產品交易的特殊性,在
結算通道相對隱蔽缺乏有效的監管渠道,形成市場火熱,政府無稅可收的情況。
2、小鎮盈利模式單一。各小鎮依靠創意工作室、商業配
套設施的出租、出售等地產操作為主線,配合電商、物業服務等收入,別無他法。
3、特色產業缺乏有效的融資渠道。特色產業的特色產品
和原材料缺乏統一的標準,以致融資渠道單一。
七、建議鎮平玉雕珠寶特色小鎮和青銅峽賀蘭山葡萄酒莊特色小鎮的盈利模式
企業作為特色小鎮開發的一大主體,更是市場化體制下彌補政府短板、派發市場活力的重要角色。其價值一方面體現在資本能力上,企業以強大的資本能力及融資手段,通過PPP模式,能夠解決政府建設資金不足的問題;另一方面體現在市場化的運營模式上,企業有著敏銳的市場觀察力、較強的風險管控能力以及強大的項目運營能力。
1、土地整理----工程+土地增值收益
2、土地一級開發----工程+土地增值收益
3、特色產業園區建設與產業運營服務----(1)產業地產銷
售+產業地產租賃收益+產業服務運營收益(孵化、培訓、管理、金融服務等);(2)產業發展服務收益(招商傭金或稅收分成或落地投資獎勵等)
4、休閑旅游、產業旅游片區開發運營----旅游項目運營收
益
5、住宅房產開發----房產銷售收益
6、城市公共服務設施開發與運營----工程+土地增值收益
根據目前特色小鎮的運營情況,總結以上盈利方式,最終力求將小鎮打造成為宜業(特色產業、旅游產業雙產業支撐)、宜居(生態、安全、方便、智慧的居住社區;完善便捷高質量的交通、醫療、教育環境)、宜游(提供休閑觀光、健康養生、運動、度假、主題游樂等休閑娛樂業態)、宜享(滿足居民在文化層面、精神層面的更高享樂)。
特色小鎮考察組
二0一七年十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