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21世紀經濟報道》。只聞狼聲,未見狼來。當前大喊“房價暴跌已悄然開始”恰如上面所描述的場景。
中國的房價在最近七八年尤其是金融危機后,幾乎年年都會有人喊房價要跌了,要大跌了,要暴跌了,結果卻是房價年年同比在漲。
眼下這一波大喊房價暴跌就似乎在尋找更廣泛的現實理由支持。一個重要的數據理由是最近一兩個月的商品房住宅成交數據,從已有的報道來看,一些機構統計數據顯示,1月份北京商品住宅共成交6908套,成交面積74.42萬平方米,成交套數、成交面積的環比、同比均萎縮了四至五成左右。其他大中城市似乎也好不到哪去,根據中指院對1月份包括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在內的43個主要城市住宅市場交易情況的監測發現,超過九成城市樓市成交量環比下跌。
但從近些年春節前后的歷史情形來看,每逢春節前后的月份,多數是房地產(行情 專區)交易下降與冷清的月份。數據顯示,受春節假期影響,從1月27日至2月9日的春節兩周期間,北京新房僅成交563套,環比前一周大幅下降超過60%。
不僅如此,在一些年份,即使是所謂的“金九銀十”的銷售旺季也發生過因銀行信貸緊張而成交冷清的局面。從2014年一二月的情形來看,雖然商品房住宅成交大幅萎縮,但另一個現象同樣在諷刺著房價要暴跌的言論,那就是北京新的高價房、天價樓恰恰在這段時期又出現了。據報道,北京1月份3個單價超過6萬元的高價房獲批,最高者每平方米超9萬元;深圳入市的兩項目則以4萬余元的單價領跑全市……
從去年年初各地表態“控制房價”,到年底多地不讓“高價房”開盤,再到今年初“天價樓”集體入市,不少購房者本以為吃了一顆“定心丸”,誰知又是一頭霧水。
一邊是高價房、天價樓的再現,一邊喊房價要暴跌了,何其矛盾。
拋開春節假期的因素,人們每個月看到的依然是全國70個大中城市除了溫州這一個別城市在2013年出現了房價同比和環比下降外,其余城市同比皆是上漲,不同只是漲幅高低與快慢之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去年12月份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顯示,2013年12月與2012年12月相比,70個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價格下降的城市只有1個,上漲的城市有69個。
此外,2013年初,對于鄂爾多斯房價暴跌的描述同樣并不全面客觀準確,記者在當年4月底來到鄂爾多斯所謂的“鬼城”康巴什,雖然人口稀少,但新建的樓盤價格依然在每平方米6000元以上,遠非有些報道所描述的跌至每平方米3000元甚至以下。
在中國,有許多人希望房價繼續上漲,同樣有更多人希望房價能不漲反跌,現實卻是,不管你希望漲還是跌,情況是中國整體房價依然在漲,而非跌。如果要說跌,那只能說是漲幅放緩了,或者漲幅跌了,真正的各大城市房價下跌還遠未發生,更談不上暴跌已悄然開始。
當然,2014年加入看跌房價的人群正越來越多,包括此前一直力挺房價上漲難跌的房地產大鱷王石和任志強也紛紛開始改變其看法,任志強在2014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第十屆年會上表示,今年房價漲幅將大幅度下滑。很明顯,他指的是漲幅將大幅下滑。同時他也提醒開發商們,不要像去年那樣過于樂觀了。
從整體房地產行業來言,沒有只漲不跌的樓市,中國也不會例外,但究竟何時會成為由漲而跌的拐點,通常只有事后才能去評判,至于何時會開啟暴跌,則更需要綜合因素的影響,絕不只是成交量萎縮就能預言暴跌已悄然開始的。
對于政府與民眾而言,一個相對穩定且房價合理的樓市才是真正期盼的。(信息來源:裕冠地產 鄒梅芳,2月24日)